电影感的人像写真在我看来就是画面有故事感,有情绪的一组照片。那具体怎么工作怎么做呢。
我喜欢选择在夜晚拍摄,每个城市的白天不一定都适合拍照,但晚上因为有霓虹灯所以会有氛围感。
一. 准备工作:
提前看好场地,看需不需要打灯。我们日常拍写真不会用很复杂的变成大型拍电影现场的灯光,那样并不适用于拍写真的工作环境,而且拍出来的照片明显人工痕迹比较重,其实看起来不会那么自然。我的习惯来说只会带一个补光灯。
二. 拍摄过程。
情绪引导:拍电影感的照片时,最关键的就是眼睛不看镜头,就像电影里的人从来不会看镜头一样,拍摄者是在讲一个故事的感觉,并不是说要有一个特定的故事,而是画面带来的一种氛围会让人有想象。可以把模特当成一个演员,这个时候你看过那些电影肯定会影响你拍摄时按下快门的那个瞬间。
情绪引导的前提也是摄影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,脑袋里是有大概最终会拍出来的画面感觉的,根据你想要得到的感觉和模特自身的特质跟模特进行沟通,拍摄时发出一些指令。
对模特说一些比较空的话实际上用处不太大,最好的是让模特走走,有事情做,比如我发出一系列的指令,往前走,倚在扶手上,回头看向左边,撩一下头发,我再用镜头去捕捉那些瞬间。
例如往上看
回头
低头准备走
借助道具也会让模特转移注意力,不会很紧张。
会拍照了之后,肢体语言就会变得很顺其自然。很会拍照的人在拍照的时候都有一种节奏,ta给到镜头的是一些连贯的动作,所以想要放开的话也可以学习找到自己的这种韵律哦。
反而表情最难表现好。
而表情里面最重要是还是眼神。你要表现出你要表达的情绪,不用太刻意,一点点就够了。
拍摄就是去蓄意制造一些事件或者生活片段,我也没有制造一些很复杂的场景,都是一些在生活中的但是不常看到的细节。
拍摄过程中也不是全部都要拍人物,近景,中景,远景,特写,空镜这样的镜头会让一组图内容更有层次。
那与之相对的就是看镜头的照片,通常这样的照片与镜头互动感比较强,是需要对着镜头做表情和动作的。电影感的照片是要拍出模特是意识不到镜头的存在的这样的照片,这样的照片出来也一定就是很自然的。与摆拍是有一个很大差别的。
三.后期。
调色也是可以参照电影的调色。观察所参考的电影照片,分析出大致色调和高光暗部细节的色偏,让自己的照片也往上靠就可以啦。
排版也可以将三张横图连起来做成一张竖图,会加强场景感。
更多图片可以进入我的微博观看哦。
以上。
转载来自:图虫
原文链接:https://tuchong.com/2306900/t/61518894/
请先
!